酷比库小说

酷比库小说 > 穿越小说 > 大宋泼皮 > 正文 0568【吾乃朝廷命官,岂会与反贼为伍!】

正文 0568【吾乃朝廷命官,岂会与反贼为伍!】(第1页/共6页)

“不说前唐,单论伪宋,一百六十余年国祚中,自翰林院走出过几位能臣干吏?”

名留青史的能臣,绝大多数都是自底层摸爬滚打,一路历练上来的。

将心中的学问,与实践相结合,达到知行合一之境。

当然,翰林院也走出过一些牛人,可这些人是本身就才能出众,与翰林院无关。

若是能经过基层历练,成就只怕会更高。

韩桢这番话,就是在为翰林院改制做背书。

毕竟,翰林院是朝廷最高的储才机构,朝廷在推选大员时,一般会优先从翰林院挑选。

也就是说,能从翰林院出来,最次也是个封疆大吏。

众人若有所思,等待陛下接下来的话。

韩桢朗声道:“朕欲将翰林院分为文武两院,文院归内阁,武院归军部。以往撰拟册诰文、纂修书史、代写诏书、侍讲等职责统统取消,交予对应的部院。”

谢鼎与史文辉对视一眼,纷纷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不解和疑惑。

陛下此举,似乎是在分权,但细细品味,却又不太像。

若是分权的话,扩充内阁和军部人数,岂不是更直接有效?

而且,以分担政务为由,他们也找不到反驳的借口,没必要绕这么大个圈子。

谢鼎沉声问道:“敢问陛下,改制过后文武翰林院职责是何?”

韩桢答道:“内阁与军部下辖顾问团,比如文翰林院,平日里负责研究国内民政、国外番邦,当朝廷需要决策之时,先由翰林院提供数个方案,内阁从中挑选合适方案,进行优化,如此一来既能减轻内阁政务压力,又能使得翰林院官员参与决策之中,得到历练的机会。”

他的改制有些超前,但大殿之中都并非常人,稍加思索,便明白了其中深意。

此举对朝廷来说确实有益。

既可减轻内阁与军部的压力,又可培养人才。

“陛下英明!”

谢鼎率先出声。

其余人也纷纷附和。

韩桢问道:“关于文武翰林院如何选才,诸位爱卿可有计策?”

齐国与前朝不同,自韩桢起事时喊出那句与胥吏共天下后,补官制度,就取代了传统的科举取士。

以往,文人士子在经历乡试,省试,殿试后,成为进士,便已是官员了,有实缺便会安排上任。

如今却大不同,首先要参加补官试,成为一名补官,在各部门基层历练,且还不能混日子,只有连续数月考核评得甲等,才有参加锁厅试的资格。

在通过锁厅试后,才能成为一名正式官员。

看似比传统科举只多了基层历练的机会,但实际上却大不相同。

取士的制度变了,那么翰林院的选才制度,自然也要变。

一阵苦思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-->> 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(第1页/共6页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