酷比库小说

正文 第44章客随北风来(第1页/共2页)

时间进入了十一月,淮南虽然气候不错,不过也一天天的,开始冷了起来。

淮南的治所寿春,也开始变得冷了起来。

不过寿春城内,依旧很热闹。

现在这个时候,扬州的精华地带,就在淮南。

而淮南的核心地带,则在寿春。

桓帝年间,东汉朝廷曾经做过一次人口普查,当时扬州的人口是三百二十万,和天下人口第一大州的冀州比起来,那是差远了,冀州当时有五百八十万人,其中光渤海的人口就有一百一十万,除了地方较小的赵国之外,其他总共七个郡,人口都在六十万以上。

第二大人口的州就是豫州,其中汝南就有两百万人,只可惜现在就只剩下安城那不到十万人了。

不过因为中原战乱频繁,很多人都逃到了扬州,现在扬州的人口和其他地方比起来,不减反增,达到了四百三十万,当然最可怕的还是荆州,之前只有三百六十万人口的他们,一下子就增加到了六百二十万,这也和豫州到荆州更容易一些有关。

除开后来移民的那些人(那些人基本上都去了江东,因为袁术在老百姓中名声不好),这三百二十万人里,起码有两百万人,是在淮南的。

而寿春,则有足足八十万人。

这才是袁术占据淮南,就能够兵精粮足的原因。

地方上人口多,不管是征收粮食还是征收钱财,都容易许多--只要带着鞭子下去就行了。

寿春城内,现在还是很热闹的。

只有一个月就过年了,固然寿春这两年在袁术的统治之下,已经显得有些破败了,毕竟袁术不说横征暴敛,起码也不是什么善良之辈,对于普通的老百姓来说,他多征收一点,百姓的日子,就不太好过一点。

不过在寿春城内的,还是比较有钱的一些人,当时决定以寿春为自己的治所的时候,袁术就从淮南庐江各地征伐了一些富商,让他们全部都搬到寿春来,虽然这一路上,这些富商的财富基本上都大大缩水了,可是好歹也让寿春显得更繁华一些了。

对于袁术治下其他地方的那些世家来说,袁术的这种做法,倒是他们支持的,毕竟这些富商豪强们离开之后,他们在本地的势力,又可以扩展了。

比如庐江的乔家,就是如此。

只不过之前和刘备开战之后,乔蕤被擒,如今是死是活没有人知道,袁术也不想低声下气地去找刘备把乔蕤赎回来,而乔家虽然着急,却也找不到其他办法和刘备建立联系,毕竟庐江和徐州之间,还隔着淮南呢。

袁术的府邸,极其华丽。

占据了淮南之后,袁术就开始大兴土木,在寿春建造宫殿,殿内置妻妾数百人,皆身穿绫罗绸缎,不臣之心,已然是昭然若揭。

实际上,袁术早就想当皇帝了--当孙策将传国玉玺献给他的时候,他就想当了。

他一直认为袁姓出自于陈,陈是舜之后,以土承火,正好符合五德终始。又以为谜文云:“代汉者,当涂高也。”袁术的解释就是,涂同途,路途就是公路,他正好字公路,所以代汉的这个人,说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-->> 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(第1页/共2页)